【第二十八期3D打印人物档案】黄树槐---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

发表于 2017-2-17 09:00:03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 18111

黄树槐教授生平
黄树槐同志1930年2月出生,湖南省宁远县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随后留校工作,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日本东洋大学名誉博士。


1953年院校调整,黄树槐同志来到当时刚组建的华中工学院工作。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1956年9月至1958年2月在清华大学进修。1964年8月至1984年8月历任华中工学院锻压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研究所所长,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1978年5月因成果突出,直接由讲师晋升为教授。1984年8月至1984年12月任华中工学院教务处处长。1984年12月至1993年1月任华中工学院院长、华中理工大学校长。1984年至2003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学科评审组成员、召集人。黄树槐教授还曾先后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锻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黄树槐教授殚精竭虑,治校有方。在担任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的八年时间里,他提出了“异军突起,出奇制胜”的办学方略,大抓基地建设,狠抓学术水平;高度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实行严活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贯彻因材施教,注重培养拔尖人才;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组织联合攻关,大力推动与地方和企业的横向科技合作,期间学校承担了大批重大科研课题,在一些学科领域逐步形成综合优势;高度重视校友工作,经常开展调查研究,在全国各地大力筹建校友会组织,密切与校友的联系,开创了校友工作的新局面。黄树槐同志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经过数年的努力,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办学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黄树槐教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桃李芬芳。在他领导下,原华中工学院压力加工专业1984和1988年先后通过博士点和重点学科评审,随后建设了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50余年的教育生涯中,黄树槐教授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他一生挚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注意培养和关心青年教师的进步和成长,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高级学术人才。1993年离任校长后,他继续战斗在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一线,即使在生病住院期间,仍不忘手头工作,多次在病房召集课题组人员和学生讨论工作和学术问题。他为人谦和,善于团结同志,善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具有崇高的威望。黄树槐教授把自己的毕生都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献给了华中科技大学,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黄树槐教授治学严谨,成果丰硕。他长期从事机电、液压、材料等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机械装备取得了重大成果和显著成效。为解决我国水压机锻件加工余量过大和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针对大惯量运动部件的快速、平稳和精确控制等技术难题,与企业合作,成功研制了计算机控制的锻造水压机组,实现了从炉内出料到锻造成品全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改变了水压机自由锻造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劳动条件,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原材料和减少了后续加工量。黄树槐教授针对我国硬件基础薄弱、采用国外专用数控体系难以形成产业的问题,率先探索了“基于pc平台、软件突破”发展数控产业的技术路线,研制成功华中I型系统并逐步形成产业,为华中数控成为国内重要数控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黄树槐教授还是我国快速成形技术的主要开创人之一。他主持开发的四种快速成形系统、两种反求设备和快速制模设备均形成产品,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手段。黄树槐教授历年来主持完成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63重大目标产品项目等,并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取得显著效益,据部分统计,形成产值超过6亿元。1980年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1997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200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黄树槐教授不断地对实践经验加以总结,不知疲倦地探求未知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作50多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此外,他还长期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审组成员、召集人,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学位建设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们对黄树槐校长的缅怀之情:

爸爸,您在我们记忆中,和我们在一起游玩的时间非常少。混乱的时代,你经常被隔离、审查,改革后的时代,您为了夺回失去的时光,全身心的扑在工作上。妈妈最喜欢唠叨的一句话就是:“您把家当作了旅馆,把办公室当成了家。”我们为您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父亲自豪。更重要的是,您是一位拥有智慧,充满情趣,慈爱的父亲。在我们的记忆中,您带给我们的总是关怀和微笑。您从没厉声训斥过我们。您是用您伟大的父爱,甚至近于溺爱来弥补因工作留下的少许空间。爸爸,您手把手地教会我们读书,您用自己的言行教会我们做人,您是我们的父亲也是我们的人生指南,您把您能给我们的一切都给了我们。

爸爸,您是带着遗憾而去,您还没达到年产值一亿的宏大目标,您还有许多构思是有待实现,您还没看到您的孙女上大学,您为我们这个大家操心地太多了。请您放心,我们今后会照顾好妈妈,我们会按照您的心愿培养好下一代。我们也知道,您会常来看我们,我们还要带您去周游世界。但您现在太累,应该好好地休息。亲爱的爸爸。

---儿女们


心坚磐石,献身科技前沿,奋力治学,团队凝成,攀险创新,自强精神励万代;
气贯长虹,放眼寰球大局,倾心育人,异军突起,出奇制胜,无愧业绩耀千秋。
孙友松,朱新榕

倾心育桃李甘作春蚕丝吐尽
失志献科技喜看四化现端倪

---杨叔子院士


一代大师,师德亘千古;
兢兢业业,风范永流传。
   
缅怀黄老师!

---王刘记

黄老师是我的导师,又是科研上的亲密战友。他虽然是学术宗师,但一点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他每每教诲我们“学海无涯,身处科研一线,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其科研态度和探索精神比我们年轻人都朝气。遇到实际的问题,他还会耐心地坐下来跟我们讨论,把自己当成攻关小组的一员,鼓励我们这些“小字辈”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聆听,哪怕是很幼稚的想法,他也会认真考虑,给出他由衷的建议。他告诉并鼓励我们“做学问和做人一样,要敢于迎难而上,啃硬骨头,只有过了这一道坎,才能成长,才能成才”。  

岁月无情,黄老师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离我们而去,顿时我们失去了指导我们如何前进的舵手、教诲我们如何生活的长者以及陪伴我们如何攻关的战友。但是,黄老师的精神永存,并深深地注入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魏青松  



勤俭朴素是黄老师的美德,黄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多把心思放在工作和事业上,少些考虑个人的利益和得失,他自己更是这方面的楷模!多年来黄老师一直住在学校最老的教师家属楼里,那是一套老式的一室一厅的房子,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学校里面新的教师公寓一套套的建起来,他的很多学生已经住进了宽敞的新公寓里,并且很多都买了汽车,而黄老师依然是住在那里,直到黄老师去世的前一年才搬进新的房子,敬爱的黄老师您为了国家的科研事业和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却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一下。

---  刘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帖更多>

网友分享更多 >

  • AX1800京东云无线宝无线路由器拆机,3D
  • 3D Systems阻燃尼龙材料如何应用在阿联
  • 走访快速制造国家级殿堂 ——西安航空
  • PTC Creo 和 3D打印增材制造:您的所见
  • 影为医疗与上海探真达成战略合作 联手
   
手机版|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6:37 , Processed in 0.06001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