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掠食,国产3D打印路在何方?--- 一个90后对国内3D打印的看法

发表于 2016-5-9 14:51:25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 15325

笔者是ECO中文网编辑,兼职《经济学人》文章和视频翻译4年,现在是国内某著名3D打印概念股上市公司最年轻的销售经理。对于国内外3D打印公司颇为了解,因此想对这个行业的朋友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为工业、医疗服务领域,及国内3D打印机设备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借鉴,也为想了解这个行业的读者提供一些干货资讯。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二十多年来曾有过几波热潮,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英国《经济学人》文章称3D打印技术将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的未来,真的会由3D打印定制吗?中国的3D打印厂商面对列国豪强,路在何方?
  
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本人根据《经济学人》2016年4月30日最新的文章《打印的笑容》,结合自身对行业的了解进行了一些分析,谈一谈在医疗、工业和各方面应用领域的一些看法,所有内容都是由本人与各公司人员交流沟通后得到的信息,如有某些不太精准的地方,请见谅。

应用领域很重要,但是技术才是最大制约

现在国内从事3D打印公司相当多的人认为,这项技术想要发展,重点在开发应用领域。

所有人都知道这玩意很好玩,想要什么东西打印一下就出来,但问题是,如果给你一台3D打印机,你会用它来做什么,结果却非常尴尬。能做的东西没多大用,有用的东西做不了,这就是目前3D打印最大的困境,没有市场,由此带来的就是单位造价虚高不下,直接限制了3D打印技术的推广。

目前国内只做3D打印服务(自己采购大型工业打印机,为客户代设计加工产品)的公司,很难实现盈利,往往是几百万的打印机买回来,发现业务量并没有预期的多,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又非常的艰难,情况就像是在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租了一间很好的店铺,别人家卖的是大牌包包和手表,而你家卖的只是利润很低的棒棒糖,还卖不上量,现实情况就是如此的残酷。
   
3D打印的应用领域是很重要,但是我的观点是,限制这项技术发展的最大瓶颈还是技术和工艺。在《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知道,昂贵的的工业3D打印机正在逐渐改变着制造业,在医疗、工业的一些领域,工业级3D打印机打印出的产品已经可以替代传统工艺,并且有着省时省力省钱等多项优势。未来随着3D打印机工艺的提升,成本会逐年下降,随着打印的工艺的不断提升,可以使得这项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随着3D打印技术的逐渐成熟,大规模改变制造业指日可期。

但是对于国内3D打印公司来说,庆祝还为时太早了。因为国内3D打印厂商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在这边,不好意思,我要泼一泼冷水了。

国内3D打印公司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现在国内的3D打印机,有点像早期的手机,大家都是只能打打电话发发短信,大家都不知道应该发力点在哪里。手机发明了几十年才有一个叫乔布斯的人做出了iPhone,然后大家忽然回过味儿来,原来手机是这么玩的。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一家国内厂商在打印工艺上有重大创新。


现在国内广泛使用的3D打印技术

与国内设备厂商创新乏力有着鲜明对比的是,欧美对于创新打印工艺的执着追求和巨额资金的投入。2015年,美国有一款名为Carbon 3D的3D打印机大放异彩,引起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这款3D打印机采用了突破性的CLIP技术,号称打印速度比传统的3D打印机快25-100倍。该公司已经获得Google 1亿美元投资。


打印相同体积的埃菲尔铁塔模型,Carbon3D新技术只需要6分35秒

另外,美国迪士尼(是的,就是那个开迪士尼乐园的公司)最近申请了名为“Near Instantaneous Object Printing Using a Photo-Curing Liquid”(液体光敏树脂的近瞬时打印技术),这项技术极大地缩短了3D打印的耗时。据迪斯尼公司声称,在他们进行的多次测试操作中,这款3D打印机使用UV光固化液体在几分钟或者更少的时间里有效地生成了3D对象,而非几个小时。

除了打印时间上的巨大差异,现在金属打印,多种软硬度和彩色打印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际厂商手里。并且现在使用的三维设计软件,基本是国际厂商做的。在软硬件结合的方面,国内厂商更是落后一大截。

笔者曾经和国内著名3D打印桌面机厂商闪铸科技工作人员聊过国产机创新技术的问题,其实国内设备厂商对于创新工艺是有着很大的重视的,比如闪铸的员工有一半是从事研发的,创新工艺是国内厂商最大的挑战,但何尝不是最大的机会呢?但是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是一件困扰很多国产3D打印厂商的大问题。

除了打印工艺和技术的缺失,笔者更为担心的是另外一点,那就是国内3D打印厂商的目光短浅。因为技术可以模仿学习,问题只是时间晚一些而已,但是如果被国外厂商通过专利和生态建立了强大的壁垒,到时想要超越会倍加艰难。

国内厂商普遍缺乏战略性思考,走一步看两步还要想三步

如同手机行业一样,表面上看,华为、小米等国内厂商很热闹,但是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苹果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91%,三星则为14%。两家公司的合计利润达到105%,也就是说,虽然部分国内厂商的销量不错,但是他们却难以实现较好的利润。苹果依靠iOS系统建立了完整的生态圈,而三星则在上游的处理器,屏幕,闪存等建立了强大的壁垒。

与手机行业类似,国际厂商正在高屋建瓴,逐渐的建立起高高的城墙。

在《经济学人》的《打印的微笑》里提到的英国雷尼绍(Renishaw),笔者有幸在TCT展会与其工作人员聊过。这家公司生产的3D打印机应用在齿科领域,生产的牙冠和牙桥会被送往遍布欧洲的牙科实验室,手工加上瓷层。这家公司富有远见的做法是,产品制造流程已经通过了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该产品使用的材料是钴铬合金,其生物相容性也通过了ISO10993标准的测试。

对于应用于医学领域的3D打印机来说,很麻烦的一环就是产品需要通过相关的监管。雷尼绍(Renishaw)令人敬佩的是,他们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申请FDA和CFDA的认证,让每一个购买其设备的客户,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近日,比利时Materialise公司CEO Fried Vancraen呼吁3D打印行业的相关企业和机构联合起来制订一项共同的标准来衡量医疗3D打印技术在临床、经济和病人利益方面发挥的作用。而且在日本与佳能医学影像事业部建立了深度的合作。佳能在日本销售Materialise医疗3D打印解决方案,致力于现代医学影像系统的数据与市场上的3D打印机或者3D打印服务提供商相连接,使临床医生能够直接在医院里进行3D打印。

众所周知,佳能近期收购了传统医学影像巨头东芝医疗,而大家不知道的是,东芝在早几年就开始布局医学影像和3D打印结合,东芝的3D 医疗空间站方案直接面对医院,提供3D 打印建模功能,把CT/MR等影像数据直接转化为3D打印数据。

笔者与东芝医疗工作人员有过几次深入的接触,对于这家公司的了解颇多。东芝医疗早些年巨资收购了Vitrea 3D软件公司,Vitrea 3D可以将绝大多数CT、MR设备的影像数据直接处理为.stl可以直接打印的文件,而且这款软件可以一次性处理10000张切片,在软组织的处理上更是功能强大,几分钟就可以处理好心肝脾肺肾等复杂的软组织。如果用传统的常用Mimics软件,这个过程时间则需要3-5天。

巨头之间的跨界合作日益频繁,逐渐筑起了高高的城墙和护城河,如果我们还在仅仅看到眼前的一步,不能走一步看两步还能想到第三步,在竞争中会很快败下阵来。



传统医学影像巨头在三维建模上有着强大优势

巨头掠食,国产3D打印危机重重

除了3D打印厂商,传统的工业、医疗国际巨头也在对3D打印虎视眈眈。在《经济学人》的文章中,GE,Alcoa,LITE-ON等已经展开相当多的3D打印应用。除了这些公司,我们熟悉的一些鞋类公司Nike,Adidas,Newbalance开始尝试3D打印鞋类。大众、宝马、通用等汽车公司正在使用3D打印打印一些汽车部件,传统医疗公司辉瑞,强生,美敦力,Stryker也借助3D打印进行研发,并且开始将3D打印技术带入临床。

举个例子,传统骨科医疗器械巨头Stryker的产品,3D打印的股骨髁试件、髋关节股骨柄(中国柄)、接骨板、膝关节切割块、髁间截骨器以及骨小梁等成熟产品均已上市,并且以每个月一家的速度在国内医院建立3D打印中心,这家名列财富500强的企业在年初发布的财报中透露,部分得益于更多钛金属3D打印部件的销售,该季度髋部和膝盖假体的销售分别提高了6.4%和9.1%。他们还准备在2016年下半年建造一座先进的3D打印工厂。Stryker表示,他们还将尽快推出一系列钛金属植入物,其中3D打印膝盖植入物已经在投产中。


Stryker3D打印的后路腰椎间融合器已经获得FDA批准

少一些套路,多一些实干

国内3D打印行业这几年风风火火,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招商引资做3D打印,很多上市公司也积极炒作概念,短短几年出现了上千家3D打印公司,仅仅做桌面机的公司就有200多家。

但笔者观察后认为,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少之又少,多数公司都是在国外技术上稍加改进。而且浮躁的资本市场让很多人静不下心搞研发创新,政府和股市的钱让很多人热血沸腾,往往豪华的办公楼和热闹的新闻报道的背后是公司惨淡的经营和对未来发展前景的无限迷茫。

笔者近期参见上海市政府的一次活动,有幸遇到了国内做光敏树脂3D打印机最好的企业——联泰三维科技。联泰占有国内SLA光敏树脂3D打印机70%的市场份额,打印产品具有很好的精度和性价比,近期也成功登陆了新三板。联泰的朋友说,在最困难的2008年,联泰没有卖出一台打印机,坚守了15年,终于成功上市了。虽说财务报表并不是很亮眼,但是中国需要这样认真做企业的公司,心疼联泰,毕竟新三板500的门槛注定了里面的韭菜都不好割的。
  
路在何方,唯有勇于创新

遇到了很多3D打印公司的员工和老板,都表示看好未来3D打印的前景,但是一个行业,最终能做到很好而且赚钱的只有少数几家。在国际3D打印巨头和传统厂商的围剿下,我们路在何方?在文章的最后,我想分享一件往事。

记得笔者在上大学期间,曾有一次获得了省创新比赛的三等奖,当时我拿着苹果的iPad在颁奖会议上拍照,刚好被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院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看到,当时他在鼓励我们年轻大学生的时候,便举了iPad的例子。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我最近看到一则报道,苹果每销售一台iPad可获利150美元,相当于售价的30%,而中国工人仅能从中获得8美元的收入,相当于售价的1.6%。为什么我们最辛勤的中国人,赚到的只是苹果收益里的很小的一个的零头,大部分利润都被外国人拿走了?因为我们缺乏创新,中国的未来,不能仅仅靠代加工模仿别人的产品,更需要更多像你们一样的勇于创新的年轻人!”台下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帖更多>

网友分享更多 >

  • AX1800京东云无线宝无线路由器拆机,3D
  • 3D Systems阻燃尼龙材料如何应用在阿联
  • 走访快速制造国家级殿堂 ——西安航空
  • PTC Creo 和 3D打印增材制造:您的所见
  • 影为医疗与上海探真达成战略合作 联手
   
手机版|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9:05 , Processed in 0.06808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