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式的机器人可以移动得更快,对电子和其它组件也有着不错的依托,但其在撞击时易受损坏,且对身边人来说也不太安全。至于“柔”性的机器人,尽管其更安全且灵活,但速度上却过于缓慢。
然而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们,却参照生物的软硬混合结构而仿制出了一款“外柔内刚”的机器人。
机身冲击力影响程度的比较。
在自然界中,动物通常会混用软硬结构。来自两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就通过3D打印来制作了这款机器人的柔性躯体,并通过内燃动力来进行“跳跃”。
柔性和硬质机身冲击力影响的比较。
在其由两个半球嵌套而成的机身中,还放置了微型空气压缩机、丁烷燃料电池、以及刚性核心模块。其顶部中心为稍硬的九层材料,但边缘部分则是柔性的橡胶材质。
哈佛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联手开发的机器人使用了软硬相结合的组件,并且能够使用丁烷动力来“蹦跶”。
机器人的下半部拥有一个灵活的构造,里面有可以混合氧气与丁烷并点燃的燃烧室。瞬间膨胀的同时,机器人也就跳跃起来了。
创造者表示,硬而富有弹性的表面无法让机器人跳得更高,但也让机器人变得更加耐用。
在测试中,该机器人实现了0.75米高和0.15米远的跳跃。此外,即使将它从1.2米的高度摔下35次,也依然能够“存活”。
研究人员相信这种汇集了软硬质材料的设计有助于打造新一代的健壮型敏捷机器人。其适应性会比前辈们更广,并可安全地与人类携手并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