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研究人员在修复历史文物时,先要在真迹上覆泥模,后做成蜡模,最后再由工匠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出仿制品,这不仅对工艺有很严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此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多少对文物造成一些损伤。现在,借助3D打印技术,传统博物馆只需对文物进行3D扫描再打印便可,简化工艺的同时也达到了零误差。
复刻历史 盘点艺术珍品与3D打印的两三事
就目前国内而言,已有陕西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开始使用3D打印技术修复历史文物。一方面,3D打印可以复制那些无法翻模或不适于翻模的文物;另一方面,3D打印对局部残缺的文物进行修复。据业界内人士介绍,传统的文物复制一般是在文物上翻模,而3D打印修复文物的过程,与电影《十二生肖》中的情节十分类似,复制一件‘一模一样’的文物,现有3D技术已完全可以实现。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就曾向大家介绍过将3D打印技术引入大足石刻景区千手观音像的修复工作。工作人员通过3D激光扫描获得主尊数据,按1:3的比例打印出主尊的3D模型,用于形态修复,包括头部的倾斜角度、眼部神态等,为主尊残缺部位的修复提供参考作用。
当然,3D打印除了用来修复文物外,也为传统的博物馆赢来了生机,3D打印游客手册、3D打印世界名画、3D打印纪念品等等,一改过去枯燥乏味的观展体验,增进了与游客间的互动环节。下面我们就来细细盘点艺术珍品与3D打印的两三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