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不仅能为肢体残疾的人士打印假肢,也可以为视力障碍的人打印可视化地图,同样,3D打印技术也能帮助听力障碍的人。近日,日本公立函馆未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本田达也在自己的毕业论文项目中开发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发夹ontenna。这个看起来很时尚的发夹有一个特别的作用,能够将附近的声音转化为光和振动,这使得聋哑人也能感知到自己周围的声音,从而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帮助。
本田达也是一位UI设计师,它最近刚从位于北海道的日本公立函馆未来大学毕业。据了解,他之所以想到这样一个创意,还是在其大学文化节的一次偶遇受到的启发。当时他碰上了一位聋哑人,就用手势带着这位聋哑人四处参观了一番。后来这位聋哑人递给他了一张名片。“我刚刚遇见的人是一个名叫Hakomimi.net,即函馆声音可视化研究学会,的非营利组织的总裁。我对聋哑人交流很感兴趣,所以就加入了这个研究学会。我学习了手语,并经常自愿当手语翻译,而且还在我的大学里建立了一个手语社。”他解释道。
这一经历启发了他,使他在2012年为自己的研究生毕业项目寻找课题时决定为聋哑人设计一个基于声音的日常生活解决方案。这就是Ontenna的由来。虽然Ontenna看上去像一个普通的发夹,但它实际上是一个微型计算机,可以将振动传送到使用者的皮肤上。Ontenna可以像发夹那样夹在用户的头发上(还有一个耳环版的),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和舒适。它能够把从30分贝到90分贝范围内的不同强度的声音转化成256钟不同层次的振动和光,使佩戴者能够将某些特定意义和声音强度与不同的振动联系起来。
这个非常有趣的创新在开发过程中得到了MITOU计划的帮助,后者是一个双年度计划,旨在推动软件工程解决方案,这个计划是从日本政府IT技术推广机构IPA那里获得资金。在机构支持和3D打印技术的帮助下,本田达也前后制造了超过200种不同的原型,并在聋哑人中间进行了广泛测试。
根据来自聋哑人的使用反馈,本田达也不断改进设备及其功能。比如使用者认原来的方形和尖角不舒服,导致了现在比较圆润的外形;再如如何佩戴的问题,有用户反应说大多数人不太喜欢直接把设备贴在皮肤上,担心有危害或者感到不舒服。于是,设计团队一开始的解决方案是把设备别在用户的衣服上,但是这样一来振动的感觉就不那么明显了,最终才决定将其别在头发或者挂在耳朵上(老年人的头发比较少)。
“指尖、手臂……我们尝试了各种身体部位。聋哑人的交流靠手语,所以在手和手臂上穿戴这样的设备会很不方便。经过各种尝试和失败,最终我们找到了最佳的佩戴位置——头发。头发能够轻松感知振动,也不会直接接触皮肤。”Honda解释道。
本田达也
另外,本田达也在迭代的过程中对于震动的强度也进行了优化,因为太强烈的振动引起的不适,而太弱的振动又难以识别和区分。他们在聋哑人参与者和普通人之间做了一个实验。参与者的左右耳附近各佩戴一个Ontenna设备,然后指出声音来自哪个方向。在这个实验里,聋哑人可以立刻反应出声音来自哪个方向,振动强度也很容易调整。
不过Ontenna目前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它只能做到把所有的声音一起传递给用户。也就是说如果你走到一个人多嘈杂的地方,这个设备可能会一直在振动。因此目前Ontenna更适于在环境比较简单的家庭里使用。在各种情形下以合理的振动强度传递声音是Ontenna在未来仍将继续攻克的难题。
事实上,配戴者表示,他们已经能够辨别出从电话、对讲机、真空吸尘器和更多东西中传来的声音。本田达也补充说:“一个女孩在试用了Ontenna后对我说了一番话我至今难以忘记。她告诉我:‘在学校里老师告诉我们说知了会发出长长的鸣叫声,但是我从来想象不了这是什么样的声音。直到我戴上了Ontenna,我终于听到了知了的叫声。’能够听到这样的反馈,一切努力都值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聋哑人及其家属开始关注Ontenna,并希望知道它到底能够在什么时候上市。但是,Honda本田达也仍然认为Ontenna距离大规模生产还有很长一段路。不过他一直在关注未来的商业合作,希望能尽早地让Ontenna帮助到更多的聋哑人士和听力受损的人们。
Ontenna的未来长期目标是与2021年听障奥运会合作。虽然不如残奥会那样广为人知,听障奥运会是专为聋哑人举办的奥运会。本天达也最后总结道,“在未来,如果运动员能戴着Ontenna去参加2021年听障奥运会,那一定非常有意义。比如,田径运动员可以借助Ontenna更好地掌握时间和步伐的节奏,从而提高他们的记录。如果Ontenna能够帮助运动员们打破记录,那简直太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