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中国3D打印产业的“遮羞布”

2、一年时间遍地都是3D打印产业基地


2、一年时间遍地都是3D打印产业基地

随之而来的是地方政府的闻风而动。曾经在国家发改委任职的罗军透露,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将协助在中国10个城市布局3D打印产业中心,目前南京、青岛等地已经加入其中。当问及布局的10个城市的产业中心是否有差异化定位时,罗军没有给予正面答复。长沙华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许小曙此前也透露,目前已经有多家产业园邀请他们入驻。

2.1、华曙高科3D打印基地8月投产

2013年6月,华曙高科3D打印产业基地在高新区开工建设,中国科学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3D打印研发中心同时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湖南3D打印技术研究与产品产业化迈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据了解,该项目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可形成年产设备100台、材料100吨的产能,此后将逐年翻番。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宣布项目奠基,省科技厅厅长彭国甫、湖南航天管理局局长文小林、副市长何寄华等出席挂牌仪式。

湖南省科技厅将湖南省激光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于华曙高科。中国科学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表示,中科院和湖南省将以此项目为龙头,引进、建设并培育一批3D打印设备企业、材料企业和服务企业,打造本土智能制造业新的增长极。

“厂房很快就交付了,8月份就能投产了,预计今年能产销设备100台。”华曙高科副总经理唐学春2月27日称,去年华曙高科的临时厂房产销设备13台套,实现产值2600万元;产销打印材料100吨,实现产值450万元。基地投产后,每年将生产设备300台,生产材料600吨。

2.2、山东建立“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加工和服务基地”

山东潍坊与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潍坊滨海区建设“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加工和服务基地”,培育发展壮大3D打印产业。

亚洲制造业协会、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和潍坊市政府共建的“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加工和服务基地”,将运用3D前沿技术,培育发展壮大3D打印产业,打造滨海现代工业新城,引领潍坊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展3D打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编制潍坊市3D打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成立潍坊3D打印技术产业发展顾问团队,统筹指导潍坊市3D打印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渠道和会员网络,与欧美国家先进的3D打印产业平台及企业、科研机构等搞好对接,对相关产业项目进行整体策划包装;规划建立3D打印技术学院,培养3D打印产业高科技专业人才。

2.3、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珠海)创新中心落户香洲

2013年7月20日,3D打印走进珠海——中国3D打印产业发展论坛在珠海度假村召开,珠海市与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签订《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将与香洲区政府携手打造“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珠海)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将优先利用3D打印技术帮助改造和提升香洲区传统产业,促进香洲区产业升级和结构性调整。

香洲区与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签署了《共建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珠海)创新中心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项目运营公司注册资金应不低于人民币2000万元。项目注册成立后,香洲区将在项目启动阶段免费提供30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同时推荐当地50-80家传统企业进入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由甲方组织专家和专门技术团队帮助改造和提升传统生产工艺;对引进入驻的3D打印企业或科研单位,经双方认同后,将享受各种政策扶持、经费补贴、资金奖励、人才落户等优惠政策。而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则要向香洲区开放其国内外创业创新资源,每年帮助香洲区落实3D打印行业内优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层次人才前来落户;同时,香洲区有偿提供总部用地给项目运营公司,由运营公司承建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珠海)创新中心大楼。

2.4、青岛市高新区3D打印产业园区8月投入使用

以3D打印产业为主导的青岛市高新区盘古科技园于去年8月投入使用,与西安交大、中科院等合作的3D打印项目将陆续进驻。

红岛经济区拟打造国内3D打印研发和产业化高地。作为3D打印产业初期发展载体,占地76亩的盘古科技园经过一年的建设,主体建筑已经完工,计划8月投入使用,拟成为国内3D打印研发和产业化高地。

据介绍,高新区与西安交大、中科院等合作的3D打印项目也已进入实施阶段,例如总投资1.6亿元的工业级牙科3D打印机项目,主要从事3D义齿制作及耗材供应,目前已基本确定投资意向。

2.5、武汉3D打印工业园

2013年初,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工业园已确定落户光谷未来科技城,规划用地约500亩,投资额1亿元左右。史玉升透露,滨湖机电3D打印生产基地建成后,将是湖北以及华中地区最大的3D打印生产基地。

不过,在谈到该产业在武汉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史玉升直言,以湖北为首的中部市场,普遍缺乏广泛的应用意识。他解释,3D打印产业在湖北发展大概有10多年的时间,但目前还没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除了材料方面的短缺外,更重要的是中部市场缺乏应用意识。他称,在美国,一个做牙齿的公司竟有150台3D打印机专门打印牙齿,而相较于湖北市场,很多医院几乎还没有这方面的应用意识,“像牙齿等这类个性化明显的医疗产品,应该在3D打印技术的引导下被广泛生产应用。”

2.6、山西首个3D打印项目投资超过20亿

2013年10月24日,北京五矿利国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太原市阳曲县就3D打印国防科技产业园项目签订协议,这标志着山西省首个3D打印项目正式落户太原。同时,这也是太原市国防科技产业园迎来的首个签约项目。

“整个项目投资将超过20亿元,占地规模200亩。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来讲,这个项目在目前来说都是全国最大的。”作为曾经的太原人,北京五矿利国公司董事长赵尚阳表示,“之所以投资这个项目,主要是因为3D打印技术属于较为尖端的科技,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此外,我虽然现在离开了太原,但仍然非常关心家乡的经济发展。目前我省正处在产业转型期间,我也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为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作出贡献。”

四、结 语

中国3D打印技术目前正在从概念炒作的高峰阶段转向内在价值发掘阶段,其技术还有待充分成熟,主流应用市场也有待进一步培育。3D打印技术成熟到适应市场需求还将需要2~7年的时间。在这一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业可能会面临增长期望落空、技术遭遇瓶颈以及投资撤离等风险。

总之,从中长期看来中国3D打印产业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产业距离欧美较为成熟阶段尚有较大距离,对于3D打印市场规模的短期发展不宜过分高估,理性看待中国3D打印产业在全球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因此,现阶段中国产业界对3D打印领域的投入应以加强创新研发、技术引进和储备为主,尤其要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建设和维护,争取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您有任何问题,请点击此处与我们联系。
1234

相关阅读

   
手机版|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4 02:48 , Processed in 0.05831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