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产3D打印机年内或量产 售价3万以内

一位工作人员站在一个圆形转盘上,大约5分钟,扫描仪完成对他的3维立体扫描。另一边,与扫描仪相连的电脑上,模特3维立体成像已经同步形成。随后,经过简单图像处理,图像被传输到一旁的3D打印机上。这台3D打印机宛如一面红色的台式梳妆镜大小,塑胶原材料在经过200摄氏度高温的喷头时被融化,并被一层一层打印出来。大约2个多小时以后,以那位工作人员为模特的5厘米高半身像模型就完全打印成型了。

这就是奇妙的“3D打印”。

今天的开篇,记者带您走进中科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以下简称“云计算中心”),探秘3D打印机在东莞的自主研发情况。

3D打印的“东莞胎动”

早在4年前,3D打印研发就已经被列入位于松山湖的“云计算中心”最重要的项目列表中。

“当时,我们的研发在北京和东莞两地同时进行着。历时大约一年多。” 云计算中心自动化东莞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朱凤华,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他说,借助中科院的力量,东莞的“3D打印”研发起步,可谓和北京同步。

4年后的今天,在云计算中心展厅,朱凤华们自主研发的第一代3D打印机“开物II号熔融沉积型3D打印机”正在精密地运作。

一位工作人员自动请缨当起模特,他站在一个圆形转盘上,大约5分钟时间,扫描仪完成模特的3维立体扫描。

与扫描仪相连的电脑上,模特的3维立体成像已经同步形成。随后,经过简单图像处理,图像被传输到一旁的3D打印机上。它宛如一面红色的台式梳妆镜大小,塑胶原材料在经过200度高温的喷头时被融化,并被一层一层打印出来。大约2个多小时以后,模特的5厘米高半身像模型就完全打印成型了。

“凡是能够通过计算机三维设计出的东西,都能利用3D打印机制造出来。”朱凤华说。在这台3D打印机的桌面上,白色的人像模型,黄色的杯子以及一个网状的装饰品都被陈列其上,逼真但略显粗糙。那个最普通不过的杯子,售价大约需要30元。

“第一代产品,精度稍显粗糙,市场应用范围比较小。”朱凤华说,它能打印的产品比较少,实用性不够;与传统生产方相比,它所生产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也较弱。

而这,正是“3D打印”在早期研发路上“东莞胎动”的一个缩影。“3D打印”早期更多的是停留在概念阶段。

年内或量产,售价不超3万

在第一代3D打印机隔壁,陈列着朱凤华们自主研发的第二代产品:天工II号数字光处理3D打印机。

记者了解,这是基于数字光处理技术(DLP)的3D打印机,云计算中心在这款机器的研发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3D打印对制造业带来的冲击和改变,更多是从这一台打印机真正开始的。”朱凤华解释,与第一代产品相比,二代产品的精度更高了,市场应用的范围变广了,市场化量产的可行性大大增加。从概念上来说,它与第一代产品没有太大区别,但就细节技术而言,它变得真正实用了,打印出来的产品也更加实用起来。

记者现场观察,第二代产品的大小,宛如一台普通打印机大小。东莞的3D打印技术,可谓走在了国内前列。由于完全使用国内材料生产,一台3D打印机的售价不超过3万元。

“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它的价格优势,快速占领家庭市场,让3D打印机走进家庭桌面。”这是云计算中心在东莞的一份野心和信心。

公开资料显示,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目前已形成由众多年轻3D打印企业组成的聚集区,他们制造出可放在个人电脑桌上的3D打印机,并将价格降至2000美元以下。利用这些开源技术,技术发烧友也能DIY出个性化的3D打印机。尽管3D打印机精度要求不高,但追求快捷、低成本的客户群,大大促进了其商业化的发展。

“现在,我们的产品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有望在今年实现量产。”朱凤华透露,在北京,该款产品已经开始小规模量产,量产规模目前大约在100台以内,主要购买群体为设计师或者3D打印技术爱好者等。

他透露,东莞的量产过程将计划和企业合作,预计量产规模将达到千台以上。届时,莞产3D打印机将正式开始产生利润。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的杨永强教授正在介绍3D打印技术前景

中科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演示3D打印

3D打印机打印出的人偶和产品样品
 已同步至 创意设计的微博
您有任何问题,请点击此处与我们联系。
   
手机版|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9 14:02 , Processed in 0.06151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