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D打印技术水平现状调查

  目前,我国3D打印技术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甚至在金属构件打印方面已经超过美国。但产业整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民革中央提出,与美国大力支持3D打印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相比,我国对这项技术总体规划与重视不够。为加快推进我国3D打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民革中央提出以下建议: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机构、装备生产企业、用户企业共同参与的研发机制,并采取设立专项研发奖励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首台套保险业务等措施,增强我国3D打印技术的研发实力。特别要鼓励计算机、材料、机械、控制、生物等多学科人才参与,实现交叉攻关与创新。

  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健康发展。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创新突破、引领产业”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3D打印软件开发、材料制备、工艺控制、装备生产、技术服务的系统性整体攻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其中,要前瞻布局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推进3D打印装备的产业化。同时,加大对各项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力度,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严格实施行业准入条件,建立行业的准入与退出机制。此外,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强化对3D打印全产业链的监管,特别要加强对互联网3D打印设计软件的监测,及时处置相关网络有害信息。

  开展应用示范推广,努力培育市场需求。选择在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生物医疗等领域,建立3D打印应用示范基地,尽快形成通用性、标准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平台。

  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全行业竞争力。支持国内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多层次参与国际合作,融入全球3D打印产业链,努力扩大全球市场份额。支持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联合开展3D打印技术的研发,重点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3D打印行业标准制订,推动我国领先领域的国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扶持和监管力度。
  政策“东风”频吹使中国风电产业正逐步走出阴霾,市场预计将在2014年再次迎来产业发展的“第二春”。而处于风电产业链各个环节中的企业也蠢蠢欲动,时刻准备着大干一场。
  
  包括龙源电力、华能新能源、大唐新能源等在内的中国大型风电运营商纷纷调整了今年的新增装机计划,部分上调幅度达到40%~60%。同时,上游风电设备制造商也将进入忙碌的一年,国家能源局制定的2014年新增风电装机1800万千瓦的目标,为其提供了规模约为600亿元的订单。
  
  节能减排扩大需求
  
  2011年以来,弃风限电被频繁提及,风电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这也使相关部门对风电产业越发重视。一系列有利政策的出台,使弃风限电问题在去年逐渐得到缓解。
  
  多个统计数据也正是这一趋势的最好证明。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新增风电并网容量1449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7716万千瓦,同比增长23%;年发电量1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风电利用小时数达到2074小时,同比提高184小时;平均弃风率为11%,比2012年降低了6个百分点。能源局预计到今年底,中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超过9000万千瓦。
  
  虽然风电发展形势是在多重因素作用下趋好,但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仍是今后推动风电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去年8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提出12条措施以确保完成2013年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奠定基础。《通知》还要求,以节能减排倒逼产业转型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确保2013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以上。
  
  不过,一位接近国家能源局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得并不理想,所以国家能源局正在加速、扩大风力发电的规模。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二五”第四批风电项目计划远超市场预期,也显示出国家支持风电发展的力度。从2011年开始,我国共有四批“十二五”风电项目审批,历次风电核准计划的项目总装机容量分别为2883万千瓦、2528万千瓦、2872万千瓦,加上第四批的2760万千瓦,总核准量超过1亿千瓦。
  
  “预计风电行业逐渐向上的发展趋势会保持住,能源局提出的今年新增装机目标已经是恢复到历史高点了。同时,还可以预见‘十二五’剩下的这两年,风电将会快速发展,甚至包括‘十三五’期间也将有比较快的发展。”上述人士表示。
  
  按照先后顺序,风电产业链上受益的环节分别是风电运营商、整机生产商、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因此,风电运营商首先从国家对风电产业的支持中获得利好。
  
  我国优质的风电资源主要掌握在五大发电集团及其下属上市公司手中,由于风电市场“回暖”势头不错,业绩好于预期,因此运营商也对2014年的经营目标做出了调整。
  
  据了解,龙源电力计划今年新增装机比去年增长近50%;华能新能源预计今年新增装机50%左右;而原本并没有新增装机计划的大唐新能源也调整了目标,预计新增装机规模同比能增长60%左右。
  
  大唐新能源一位人士表示,由于业绩比预期的好,所以将今年的计划做了调整,不过具体的新增装机规模数据现在还不方便透露。
  
  600亿设备市场
  
  新增装机目标扩大、下游运营商上调计划等刺激因素,也使得曾一度被贴上“产能过剩”标签的风电设备企业终于迎来了第二次大发展机会。
  
  一位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证券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除国家能源局核准的超过1亿千瓦的四批风电项目建设计划对风电设备厂商是利好外,2014年新增装机1800万千瓦的目标更是直接的推动。
  
  风电新增装机在经历了2011年和2012年两年谷底之后,自2013年以来出现回升。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确定将新增风电装机确定为1800万千瓦。这也使国内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迎来了转折之年。
  
  行业低谷时期,1.5MW风电机组在2011年6月份的平均投标价格仅为3600元/千瓦左右,处于历史低位。不过,目前同类型风机国内公开投标平均价格已经回升到3900元/千瓦,金风科技等大型设备制造商的风机价格甚至达到4000元/千瓦。
  
  “已经核准的‘十二五’四批项目,运营商不一定要在2014年和2015年干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甚至可以在‘十三五’期间再建设。但今年1800万千瓦的新增目标是确定的,如果按照每千瓦3900元的价格计算,除税之后,将催生出约600亿元的订单规模。”上述证券分析师表示。
  
  国内另一大型风机制造商明阳风电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公司去年上半年订单增长非常强,可以看出行业的回暖,接下来的三四季度情况也不错,预计全年出货量能达到1.3GW左右,在目前这种形势下,相信2014年的业绩应该会有比较大的好转。

  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黑龙江省农机部门巧抓机遇,因势利导,从提升现有饲草饲料机械装备水平入手,对更新设备实行政策补贴。2013年该省通过补贴新购置饲草饲料机械1068台套,夯实饲草饲料产业基础。

  我国养殖业在加入WTO以后,有了长足发展,同时饲料加工企业随着养殖业发展大潮,也在同步地不断向前迈进,而饲料加工企业对饲料加工器械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序的要求也近一步地提高,实现饲料机械的更新换代非常重要。

  黑龙江省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补贴和建立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更新产能落后机械设备,加速装备大中型饲草饲料机械,努力提升专业生产能力,建设专业化强的畜牧农机合作社,夯实饲草饲料产业基础。

  为改变该省饲草饲料机械产能低,资源浪费严重,致使饲草饲料产品质量低劣的现状,2013年,黑龙江省从提升现有饲草饲料机械装备水平入手,对更新设备实行政策补贴,通过补贴新购置饲草饲料机械1068台套。为提升饲草饲料生产能力,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饲草饲料专业合作社,目前,该省已建设畜牧农机合作社18个。这些合作社为黑龙江省饲草饲料专业化生产提供了示范,作业面积达到了50万亩,其生产的苜蓿草捆和青贮饲料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在新建了11个秸秆养畜示范县和2个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后,为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广辟了饲料来源,同时也减轻了畜牧业快速发展对草原资源的压力。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加工工艺的进步,对饲料机械将提出更多的新课题需要解决,进入WTO和西部大开发对饲料加工和饲料机械都是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的饲料工业是一个新兴工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菜篮子"工程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跨入新世纪之际,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饲料工业将肩负着重大使命,任重而道远,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已同步至 iCAx开思网的微博
您有任何问题,请点击此处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手机版|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7 12:01 , Processed in 0.05483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