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智造3D打印手板模型加工

标题: 3D打印智能义肢捐赠残疾儿童 [打印本页]

作者: iCAx开思网    时间: 2016-5-17 17:40
标题: 3D打印智能义肢捐赠残疾儿童
(, 下载次数: 73)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3D打印出的义肢

5月15日是全国助残日,10位重庆残疾儿童将收到一份为他们私人定制的礼物——由3D打印技术制作的义肢。当日,由重庆市残联发起,经重庆市科委审批,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中科院重庆分院机器人与3D打印技术研究创新中心、大渡口区残联、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等单位共同打造的全国首家爱心惠残众创空间,在重庆大渡口正式开园。

(, 下载次数: 66)
全国首家爱心惠残众创空间在重庆大渡口正式开园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向重庆市内残疾儿童无偿捐赠10只国内首款3D打印智能义肢,并将陆续为肢残儿童进行肢体扫瞄和安装适配,解决肢残儿童行动不便的问题,缓解残疾儿童心理压力。

据介绍,此次捐赠的智能3D打印智能义肢是在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973」首席科学家段宣明为首的科研团队领导下研发,拥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义肢全程采用3D打印制作,不仅增加了义肢关节准确度和定制化特性,研究团队还通过合理设计减少了手指上的控制器,便于安装和操作,通过独有的专利技术和核心算法,可以轻松完成捏、握、提等辅助动作。

「每个残疾人的手臂都不同,普通的假肢产品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而国外的智能假肢价格高达数十万元。3D打印结合智能技术研发的假肢不仅价格便宜许多,舒适度和灵活度也更大。」中科院重庆院机器人与3D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还没有3D打印智能假肢,这款产品推出市场后,将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

残疾人学习3D打印实现就业创业
爱心惠残众创空间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前期投资300万元人民币,依托中科院专业人才队伍、研发平台,结合优质资源,利用3D打印技术应用、智能辅具研发中心筹建、重庆市第一家3D打印科普中心创建、3D打印和机器人技术的普及和体验等项目,搭建残疾人创新、创业平台,形成科技助残项目前期孵化基地,以科技惠残项目为重点培育方向,成功搭建起服务残疾人的创业孵化平台。

「爱心惠残众创空间将以点带面,辐射全市,服务重庆69.4万残疾人士。」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周鸣在启动仪式上说。「上个月,有29名学员参与的首个残疾人3D打印培训班开课,除了基础知识培训,还提供个性化指导,培训结束后学员将纳入众创空间的体系当中。比如接受培训的学员可以开3D打印店,在3D科普体验中心进行3D操作指导类工作等。」

此外,爱心惠残众创空间将依托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3D打印研发和教育专家团队,建成重庆市第一家3D打印科普中心,组织孤残儿童接受3D打印和机器人的科普体验教育。





欢迎光临 创想智造3D打印手板模型加工 (https://24make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