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智造3D打印手板模型加工
标题:
一封创业者的来信
[打印本页]
作者:
创客
时间:
2014-6-30 09:27
标题:
一封创业者的来信
今天上海的科技创新环境究竟怎么样?请看看一封创业者的来信。
上海的科技创新环境究竟怎么样?创业者的说法,可能更有说服力。张江科技创业投资公司首席专家孔华威,向《上海观察》回顾了他亲历的一次失败创业。
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牵头对能够打印肉的Modern Meadow Inc进行了1000万美元的A轮投资,最近的这条新闻,勾起了我对2012年自己一段夭折的创业经历的哀思。
一厢情愿
2012年9月份开始,上海一帮做开源硬件的朋友开始捣鼓3D打印机,ITALK沙龙和浦西的创客空间,开始密集讲座交流。不少来自浙江、北京的爱好者,聚集一起,开始周末组装3D打印机,打印各种好玩的东西。更有“土豪”买了国外的40多万人民币打印机开“打印服务社”的,有学化工的来改进SLA材料,还有中学校长也积极参与进来要做“创新实验室”。
高大上的华东理工和同济都来人,还有一个巴西人干脆辞职做了一个3D打印公司……这么一来就有十多家机构聚集在一起,大家推举我当发起人,组成一个“做家协会”,就是爱“做”东西的一帮人在一起折腾“3D打印产业”。
为此,我们做了一个“3D打印三年行动计划”,锁定以SLA打印为突破口“聚焦1000美元桌面打印机”的三年目标,在三年内“在整机、材料和服务等3D产业链环节形成5-10家3D行业领军企业,合作社成员整机市场占有率50%;形成5-10个共性关键技术专利,使得上海3D产业的技术水平有实质性的领先;形成50-100名3D设计师;成立新运营模式的3D打印产业联盟(3D创新合作社)。与以往的产业联盟不同,该联盟以一个专利池和一个网络平台为抓手,进行实体化的、技术和市场双驱动的运行,有效的按计划的推进共性关键技术的升级以及规模市场应用”。
此外,我们还进一步提出了在“设备整机、材料、软件、创新平台”四个方面的具体攻关指标。比如在喷嘴上要实现多色单喷头,在精度上要达到0.05mm,打印速度上达到400mm/s,材料上要实现多质感添加剂等等。
大家也都觉得有必要向上海市或者浦东新区提出科技支持,每年1000万元,支持3年,就可以完成这些指标,并且形成专利池在“做家协会”产业联盟中共享。我们深信有关部门应该会支持我们。
但事实证明,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当我们和市、区和园区相关领导沟通时,尽管他们饶有兴趣地拿着塑料件,但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两个:现在能打啥?目前产值多少?当他们知道只能打设计模型,产量每月10-20台,产值10多万的时候,难掩失望表情。至于结果,可想而知。
得不到政府“阳光”
于是一腔热血的“做家协会”只能如鸟兽散,各人自寻出路。
2013年,屌丝创业者海川在杨浦设立磐纹科技公司,申请了七项专利,制造的SLA 3D打印机到2014年月销售50台,性能和价格都高于国外产品;复旦-MIT的EMBA封华做了一个ideaprinter,月销售也接近80-90台了,厂房设在嘉定;英国海归叶琛DFRobot是3D打印的老玩家,他们开发的3轴打印机是国际首创,不但价格极其低廉而且精度反而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这些公司的二轮融资正在进行。
他们在国内国际的地位如何?
他们不及北京太尔,太尔在2013年就达到12000多台,尽管其中大部分是美国afinia的代工品,但是自我品牌的UP plus2,以及UP!mini都得到国际好评;
他们也不及地处金华的闪铸科技,闪铸科技以质量稳定的生产成为低端3D打印机主要厂家,年产也在10000台左右;
在媒体曝光度上,他们比不上高大上的长沙的华曙高科、昆山永年以及青岛的卢秉恒院士团队,这些高大上直奔高端工业打印机而去,而且含着金钥匙——不是有高端海归就是有院士教授——受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实话实说,比较而言,上海的这几家创业公司很有特点,就是定位务实、研发市场并进。定位上,明确消费级3D打印,这是市场增长最快的;运营上重研发,基本上都有不少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而且这些专利技术也得到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认可。
但可惜的是,他们始终难以得到政府的“阳光”。
更让人痛心的是,一开始以为是我们的产值对GDP贡献太小,领导看不上。后来才知道不是,政府是花了钱支持3D打印的,比如支持了几个上千万的大项目。
一个是让没有啥开发基础的事业机构,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消化吸收,居然直接研发工业级金属粉末激光3D打印机!还有在康桥工业区建立一个“3D打印研发展示中心”,建设者居然是一家做代理销售的上海福斐科技,以及同样用德国设备做服务的光韵达三维科技!
上海错过什么?
3D打印、新材料和信息技术,被奥巴马并列视为制造业复兴和“再工业化战略”的核心抓手;著名的语言家KK,也认为3D打印是未来10年中最重要的十大革命性技术之一。Gartner预计2016年,全球3D打印产业的产值将突破100亿美元。实际上可能远远不止,它带来的其他领域的冲击是不可估量的。
对于这样典型的“四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因为是幼苗,所以需要更多的阳光、空气和水。这个时候,政府作为非常有必要。就是态度上给鼓个掌、点个赞、撒点水、施点肥,看看它到底能长出啥来,乐见其成。城市管理者对待新经济,最合适的态度是“无为和搞活”。
但在上海,具体到3D打印这件事情上,我们看到的不是放手和搞活,而是让自己人干计划的事情——要可控,要可规划、可布局。对于新事物,欢迎、保护甚至故意制造“不确定性”,才是放手和搞活的态度。聚光灯照射、拔苗助长,除了搞死一批“明星”还让边上的屌丝寒心,也把自己的声誉搭进去,其实得不偿失。
其实不仅是李嘉诚投资的“打印肉制品”这家创新公司,在国际上,3D System、Stratasys、Fab Home、Shapeways、Voxeljet、ExOne,英国的Reprap、瑞典的ArcamAB等已经直奔十亿美元俱乐部;新加波国立大学和日本研究机构展示的肝脏打印和骨骼打印技术,以及最近看到的线路板打印成果,我们已经看到一个3D打印改变世界的趋势。
对于上海来说,同样需要3D打印重启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业。3D打印技术浪潮来袭,可上海,也许又要插肩而过了。
欢迎光临 创想智造3D打印手板模型加工 (https://24make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