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智造3D打印手板模型加工
标题: 2014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博览会青岛开幕 [打印本页]
作者: anyprint 时间: 2014-6-24 09:36
标题: 2014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博览会青岛开幕
6月19日,由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亚洲制造业协会、青岛市政府共同主办,青岛高新区承办的“2014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宣布博览会开幕。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广正、原航空航天部部长林宗棠、英国增材制造联盟主席、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顾问Graham Tromans,美国Drexel大学工程学院名誉教授、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顾问Jack Keverian等嘉宾先后致辞。
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比利时、韩国、加拿大和国内3D打印行业的110多家3D打印企业展示了全球最新的桌面级3D打印机和工业级、生物医学级3D打印机。现场还推出了3D打印体验中心,满足观众切身体验3D打印的乐趣。
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广正在致辞中介绍了青岛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他指出,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3D打印技术,将采取积极的措施扶持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3D打印与传统制造业结合,推动3D打印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青岛将在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3D打印产业的战略高地。
东方出版社在本次博览会举行了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的专著《中国3D打印的未来》首发式和签名售书仪式。该书从产业的角度分析了3D打印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3D打印的商业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青岛尤尼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新产品发布会,介绍了该公司最新研发的世界最大的3D建筑打印机、世界第一台真人蜡像3D打印机和亚洲首台工业级彩色树脂3D打印机。
据统计,当天参加开幕式的专业观众已超过1万人。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的国外专家,部分制造业企业、骨科医院、口腔医院、科研和教育机构、材料企业、产业园区等行业领域的代表也参加了此次开幕式。代表们对本次3D打印博览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表示,青岛能够举办如此规模的3D打印展览会,标志着中国3D打印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下午,第二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在青岛高新区举行了专场推介会。参加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的100多位世界3D打印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了推介会。
据介绍,近年来,青岛高新区突出改革创新主题,大力实施产城一体、创新驱动、人才先导、金融助推、全球链接五大战略,建设以海洋经济和国际合作为特征的蓝色高新区。围绕蓝色经济组织产业,形成蓝色优势,打造蓝色引擎;树立蓝色眼光,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链接国际资源,推动国际技术转移,建设国际化的合作园区。
在产业发展上,青岛高新区坚持蓝色、高端、新兴方向,打造新型“1+5”主导产业,即,以科技服务业为支撑,加快壮大软件与信息技术、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研发、高端智能制造、节能技术与新材料产业。制订实施“聚焦、聚集、聚合、聚变”的产业推进路径,着力推动“由招商引资向产业组织、由政策优惠向环境优化、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三个转型。累计引进重点产业项目275个,总投资约1252亿元。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第10位,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园区”。
据了解,青岛高新区已将3D打印产业作为“1+5”主导产业体系中高端智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获得全力推进。高新区正在积极筹建国内最大的3D打印产业研究院、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和3D创新总部基地,产业特色初步显现。
目前,青岛高新区已引进了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卢秉恒院士团队、中科院自动化所王飞跃研究员团队、清华大学机械系等7个3D打印领域产业化项目。其中,西交大“3D打印研发及产业园”项目,引进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卢秉恒院士团队,打造较完整的3D打印产业链,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在全国建设的唯一3D打印研发及产业园区,预计达产后年产值2亿元,实现税收4000万元。今后5年内,青岛高新区将面向全球着力聚集创新资源,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建设国内知名的3D打印创新产业集群,将青岛高新区打造成为我国3D打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中心,全球3D打印技术领域创新的重要节点。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583.png
[attach]1702[/attach][attach]1703[/attach][attach]1704[/attach]
欢迎光临 创想智造3D打印手板模型加工 (https://24mak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