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智造3D打印手板模型加工
标题:
湘雅医院率先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腹主动脉瘤
[打印本页]
作者:
创客
时间:
2014-6-18 09:35
标题:
湘雅医院率先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腹主动脉瘤
[attach]1508[/attach]
(湘雅专家团队研究3D打印模型。)
6月17日,湘雅医院对外宣布:血管外科和放射科专家在3D打印技术的指导下,为一名八旬老人成功开展了腹主动脉瘤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据血管外科主任黄建华教授介绍,此举是3D打印技术在血管外科临床领域的首次尝试,其有助于制订更加完美的手术方案,并有着广阔的前景。
耄耋老人腹主动脉瘤危及生命
今年5月底,长沙八旬老人文嗲嗲在湘雅医院检查时发现长有腹主动脉瘤,且该肿瘤已累及到下端双侧髂总动脉(包括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情况十分危急。
据该院血管外科主任黄建华教授介绍,正常的腹主动脉直径约2公分,但由于肿瘤不断膨胀的缘故,该血管如今已经扩张到了6个公分。随着瘤内血液不断流动,肿瘤随时可能像吹气球一样破裂。如此一来,患者极有可能不治而亡,像爱因斯坦、李四光等中外名人就是前车之鉴。
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传统方法是通过腹部一个30公分的大切口来充分显露腹主动脉后,再阻断肾动脉下方的腹主动脉(即瘤颈)和动脉瘤远端的双侧髂内动脉、髂外动脉的血供,从而将瘤体剖开并置入人造血管。尽管这类开放式手术方法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便已应用,但其对患者的创伤极大,且术后恢复较慢。考虑到该名患者已近耄耋之年,如果冒险而为之,那么后果无法预期。
20世纪末,微创手术方法开始大行其道,针对腹主动脉瘤的治疗也开始向“无创”的理念大步迈进。专家们在术中只需在腹股沟处做5cm长的切口或局麻下穿刺,将覆膜血管支架穿过动脉瘤体,送到腹主动脉和正常的髂动脉之间,使之形成“人字形”支架,即可隔绝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从而解除“瘤体破裂危机”。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湘雅医院血管外科专家们并不满足于仅仅在术中灵机应变地解决问题,而是期待着为更加精确化地制定手术方案,提前做好各项准备而不懈努力。
3D打印技术在血管外科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于是本次手术前,湘雅医院血管外科专家与3D打印企业展开合作,将患者由CT扫描获得的影像学数据,通过进一步精细化处理后,获取精确化的空间数据,从而转化重建为三维模型,并结合3D打印技术成功将文嗲嗲的腹主动脉瘤及周围血管等比例地精准打印出来。
“3D打印技术能让我们在术前便充分了解到腹主动脉瘤的大小、长度、形态、角度等关系,从而为精确选择血管支架、设计手术方案、制定手术入路等提供参考,并提前预计术中存在的困难。”黄建华主任表示,3D打印技术的指导有利于术者设计出更加完美的手术方案,通过模具可以免去术前的“凭空想象”,走出平面化的局限,给人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另外,还能在术前与患者及家属更直观地沟通了解病情,使其加深对手术方案的理解。
6月10日,由血管外科黄建华主任、王伟副教授,以及放射科李刚副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在3D打印技术的指导下,成功为患者文嗲嗲实施了腹主动脉瘤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由湘雅医院肿瘤科、神经外科和放射科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协作团队,曾于今年年初成功使用3D打印技术辅助切除了一例复杂颅底肿瘤。“尽管我院开展腹主动脉瘤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已有10年之久,但将3D打印技术应用其中还是头一回。”黄建华主任表示,3D打印技术未来在血管外科领域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如主动脉夹层、血管闭塞等都可以采用该技术进行辅助指导。
欢迎光临 创想智造3D打印手板模型加工 (https://24make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