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导演 J.J. Abrahams 决定划拨出一定的资金用来购买 3D 打印设备显然是明智的,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Anthony Daniels 认为 3D 打印的 C-3PO 穿戴起来更方便,即便某些部位穿起来不合身也没关系,只要调整一下打印参数再做一个就好了。
[attach]60760[/attach]
唯一让 Anthony Daniels 抱怨的就是 C-3PO 的重量和透气性,由于材质和之前的差不了多少,所以穿戴的时候依旧感觉闷热,好在穿脱时间短,只需要 8 秒即可将头部戴好,对于 69 岁高龄的 Anthony Daniels 来说还是能够耐受的。可能有人会觉得为什么不直接用特效来代替真人扮演,按照 Anthony Daniels 的话来说就是,特效永远无法取代真人扮演所传递出来的真实感,因此 3D 打印进入影视产业是十分必要的。
至于像迪士尼那样直接购买 3D 打印设备或是聘请御用3D打印工作室的电影厂商也有很多,比如《霍比特人》的官方道具制作商维塔工作室(Weta),“The Key of Erebor”就是通过 3D 打印制作,当然还有一系列人物饰品、武器等等。
[attach]60761[/attach]
此外,3D 打印也逐渐成为了拉近电影与观众距离的一个重要纽带,最鲜明例子就是《安德的游戏》,当中所有道具全部由3D打印机制作完成,负责3D打印工作的Sandboxr公司还开发出一个与《安德的游戏》相关的创作 APP,粉丝们可以利用它创建自己喜爱的战舰,然后付出一定的费用将3D打印出来的成果带回家。如今像Sandboxr这样以电影 IP 来推广 3D 打印产品的厂商越来越多,相比官方推出的特定形态的周边产品,3D打印赋予了消费者更多选择和创造性,这也将成为未来电影产业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随着电影市场越来越火热,每年推出的大片让人应接不暇,3D 打印技术的商业价值已经十分凸显,除了一些电影厂商御用的工作室外,民间企业也开始抢食 3D 打印市场,此前被媒体关注的加拿大华裔大学毕业生张京一早在 2013 年就成立了一间名为 Corbel 3D 的公司,该公司所涉及的业务也包含电影道具制作。
从越来越逼真,越来越精美的 3D 打印道具身上除了看到商机之外,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危机”,此前一直很吃香的道具师是否会因为 3D 打印的出现而让职业生涯受到冲击,不过以当前的形势来看,道具师们除了额外学习 3D 打印技术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抵挡这股浪潮了。